6月,一篇名为“腾讯判定四川应价零批平台涉嫌传销,VCI国外诈骗猖獗,更多传销项目曝光之中”的文章在网上流传,文中以多个截图为论据,力证平台市场涉嫌传销。对此,四川应价零批平台回应称,“一旦发现该文的传播源,我司将采取合法手段进行法律维权。”
目前,我们在腾讯灵鲲金融风险监管平台上搜索关键词“**现货”,发现下面的评论大多反映出来的是“四川**就是传销”的观点。
当月24日,四川应价零批平台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告上法庭。大家可以在启信宝查询。
同一天,四川应价零批平台就上了由“互联网金融投资分析”发布的“最新220个崩盘跑路、提现困难的项目黑名单”。
接下来的10天之内,四川应价零批平台在其官网上连续发布了五条“停牌公告”。
7月10日,平台又连发三条公告,其一,《关于防范假冒微信公众号的郑重声明》,内容直指“其他微信公众号假冒平台官方公众号进行虚假宣传,从事违法招商活动”;其二,《关于会员借贷、透支及代客操作等违规行为的风险警示公告》,内容直指“近期市场发现,有会员存在虚假宣传,借贷、透支信用卡参与经营,更有甚至一人操作多人账户等代客操作行为……由此引发的一切损失由违规会员自行承担,与市场无关”;其三,《关于提高账号安全,避免盗号风险的通知》,内容直指“市场工作人员不会询问会员密码……若因会员本人未能妥善保管密码而造成的一切后果,均由会员本人自行承担”。
上述公告可以说是把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,事实上,这三纸公告的出现也并非是什么新闻,因为它们都属于“翻新”的作品,在早前润通也发布不少关于上述几个方面的声明与公告,但显而易见,这些声明和公告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,个中原因,更加耐人寻味。
目前,在贴吧、微博各种平台上,抨击四川应价零批平台的维权者们的身影随处可见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